第69章 三十万两(3/8)
到京城,也很难做到。”
赵琦缘点了点头,此时的他,手中正握着三张宣纸。
这三张宣纸上对应的是今天的三首诗。
第一首“鹊仙桥”,第二首“江湖行”,第三首“苔”。
赵琦缘坐在松软的皮椅上,嘴中反复念叨着这三首诗,他在听了廖岩的话之后,这才长长的吐了一口气。
赵琦缘笑着说道:“你是天历元年的文武双状元,你说说孟海写的这首诗,怎么样啊?”
廖言在此抱拳行礼道:“这三首诗风格各不相同,所抒发的情感也各不相同。无论是辞藻还是意境,甚至里面所表达出的情感都是围城所不能及的。”
赵琦缘听到这话,缓缓的点了点头,他将手中的三首诗放在了前方的桌案上,站起了身,走到了包房的窗户边,望着窗户外车水马龙的街巷。
他说道:“我对这个孟海是真的越来越感兴趣了,我原本以为他只是书呆子,只会摆弄些书本上的文典知识。没想到他居然还能写出这样的诗来,那首“鹊仙桥”让我想起了当初与高皇后第一次见面时的情景,“江湖行”让我想起了当年与父亲征战沙场时的情形。“苔”让我回忆起了我当时启蒙时的夫子教书时,我学习的童年岁月。”
赵琦缘站在窗户边,望着外面因为诗会而显得极度热闹的大街小巷,他笑了。
“也不知道这孟海是神童还是文曲星下凡,不过从今天起他就要出名了。那些官员想要查到那三首诗是他写的,其实并不难,尤其是他后面还写了“广告”,也不知道这所谓的“广告”到底是什么东西,不过这下子“海宣书铺”名气也算是上来了。”
“还有啊,孟海这小子也着实聪明。知道那些书生没有钱,所以第一首“鹊仙桥”是来吸引那些大家闺秀的。第二首“江湖行”是为了迎合那些江湖人士,第三首“苔”是为了那些想要巴结上司的官员。他这三首诗所面向的这三类人,恰好是我们大秦比较有钱的一批人,也难怪他这三首诗居然能够卖到如此高的价格,咱们大秦这位神童也的确有心机。”
廖言站在一旁,默默的听着皇帝所说的这些话,他就像是一位忠实的听众,在此期间一句话也没有说。
赵琦缘目光望着外面热闹繁华的街巷,忽然挺起了背,目光幽深,深邃,在他的身上也瞬间多出了一种威严之感。
“朕今日微服私访,也就通知了巡御司的你,还有公里信得过的几个内侍。但是从今日情况来看,无论是礼部尚书还是明月侯,还有国师于文墨,包括没有露面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