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77章飞龙在天(4/4)
对此,江映雪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白宁,对于他的敏锐嗅觉和谨慎态度再次表达了一些意料之内的欣赏。
稍等片刻,气喘吁吁的黄教授在刘诚的搀扶下便快速赶了过来。
“各位,你们看看这根铁箭,其材质并非是一般的熟铁,而是混有稀有金属的特种钢材。”
气喘了半天,黄教授才堪堪开口,并示意一旁跟着的保镖将两支铁箭分别递给江映雪和白宁。
之前的第一块石条上就插有一支铁箭,黄教授正是发现了这个,才去箭矢落地的地方去研究的。
如果说一根铁箭含有稀有金属,这还能解释为巧合,但大量的铁箭就像是同一炉钢铁里面所炼出来的工业品,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。
如此高超的金属冶炼技术,足以说明西王母使其的相关技术有多么的厉害。
这种厉害,不仅局限于冶炼技术,还包含有矿物的识别和开采技术。
虽然这种东西在当前十分的普遍,但放到几千上万年前的上古时代,这就会让其于不经意间带有浓郁的神话色彩。
“越王勾践剑、秦始皇兵马俑坑之中出土的青铜剑,这两样东西,一样是铸剑大师的杰作,一件则是秦**工的流水线产品。
这两者所拥有的防氧化技术,越王剑是硫化铜技术,秦剑则是铬盐氧化处理方法。
其中的铬盐氧化处理方法,自从失传之后,直到1937年才被再次发现。
1937年,距离元素周期表被提出已经过去将近七十年的时间,化学的繁盛程度可想而知。
金属锻造,看似是冶金业,是材料学,但若是缺少了必要的化学知识,其实和古代方士炼丹差不多。
运气好了,瞎碰一些秘方出来,运气不好,也能折腾出火药炸死个人。
战国时期的青铜器技术极其发达,这其中可能有先民日复一日的经验积累,也可能,带有一些令人遐想连篇的远古传承在其中。”
这些合金铁箭,使得白宁再次联想到之前的兵马俑坑秦剑。
青铜器从出现到繁衍到巅峰,虽然也经历了一千多年,但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就已经趋于顶峰,很多的青铜器,就算用现代的技术也很难复原。
这种成体系的技术,近乎于骤然出现,特别是在生产力如此低下的奴隶制社会,这很难不让人遐想连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