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殿议(5/17)
不至于谋反。”
李定说完后,王珪出班道:“陛下,苏轼有一首诗‘根到九泉无曲处,世间唯有蛰龙知’,陛下飞龙在天,苏轼不以陛下为知己,反以地下的蜇龙为知音,岂非谋反?”
官家道:“苏轼咏树而已,与朕有什么相干。”
章惇道:“陛下,龙字也可以比喻君子,除了人君,也有臣子。比如诸葛亮自称卧龙,东汉颍川有‘荀氏八龙’,岂非也是犯了大罪?”
王珪道:“苏轼诗中不止一处这般,绝不是巧合。”
章惇冷笑一声,凑近王珪问道:“宰相这是要诛苏轼一族吗?”
章惇一副跋扈至极的样子,丝毫没把王珪放在眼里。王珪气势一弱忙道:“这些话我都是听舒亶说的。”
章惇闻言大笑道:“那么舒亶的口水,丞相也要吃吗?”
听章惇之言,章越不由一笑,看着王珪在章惇面前丢人。
有了章惇开头,王安礼亦回护苏轼。
章越见此也就不说话了。
官家伸手抬了抬道:“上一次,章内制劝朕不可杀漕官,今日又劝朕不可杀苏轼,真是好笑。”
官家也没说此事如何处理,只是显得非常疲惫,从方才的举动上看,官家对苏轼态度也并非明朗。
官家问道:“太皇太后的丧事议得如何了?”
王珪,章越等宰臣知道,如今在官家心底曹太后的事放在第一位,暂时要胜过西夏,太学改革和处理苏轼。
确实对国家当前来说,皇帝和宰臣们最核心的事,是曹太后的丧事。
典制的事王珪最是熟悉,他出面道:“一切按昭宪,明德皇太后故事。”
昭宪太后是宋太祖和宋太宗的妈,明德太后是真宗皇帝的嫡母。
“同时依章献明肃太后故事,凡临朝称制皇太后,加四字谥号,臣等拟‘慈圣光献’四字为谥号,请陛下定夺。”
官家点了点头。
王珪章越这两位经历仁宗皇帝的老臣都知道,毕竟是曹太后确立了英宗和官家这一脉。
当然曹太后与英宗皇帝关系并不好,甚至还闹了韩琦撤帘的一幕,支持曹太后的富弼威胁英宗要为伊霍之事。
后来曹太后也多次反对官家,王安石进行变法。
如今韩琦,曹太后二人都死了,可以称得上盖棺定论了吗?
远远没有。
官家道:“太皇太后遗物之中有一匣,密封甚严,左右进之后,朕破其匣而视之。”
“原来皆是当年仁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