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一百二十章 新宰执(12/18)
明氏洗脚。
蔡确动作十分仔细,一丝不苟,等服侍好其母后,其妻孙氏帮着端走了洗脚水。
明氏看了一眼孙氏的背影道:“听说你要为宰执了,近来不少族亲和姻亲都找上门来,你如何打算?”
蔡确坐起身子道:“娘,当年爹爹去世时,那些族亲和姻亲是如何待咱们的,你难道都忘了?”
“爹爹出殡时那人情冷暖,我可是一辈子都记得。”
“三郎说我这人自寒微而起,故六亲不认。这话他说得不错,什么世态炎凉都见过了,我这心早已是冷了。”
明氏长长叹了口气道:“我知道那些人当年没好好待过你,你爹为官又一辈子穷困潦倒,否则你何必这一条路走得这般艰难呢?”
“官家让你办了那么多得罪人的事,我真怕。”
蔡确道:“娘,我有分寸。苦日子过去了。”
“如今我们蔡家还有一桩大仇没办。我答允过爹爹,日后有机会定报复陈家。”
一千一百二十章 新宰执 (第2/2页)
这就和网上著名笑话段子,印度要进联合国五常一样,每次五常其余四个表示同意,然后让任一国轮流行使否决权。
章越,王珪恨不得中书门下就一个宰相罢了,什么两相两参,两相一参,都不如一相零参。
不过这一次官家有点认真了。而二人一再拒绝官家也不好意思,这事只能拖。
毕竟皇帝其他的任命,要通过中书来实行。
但宰执这个层面,皇帝可以直接通过‘白麻’来任命而不需要事先通过中书,中书只是要在任命后补一道手续确认。
不过此举无疑会伤害宰相们的感情,而且新的人选也容易遭到宰相们的排挤架空。
所以官家还是要与宰相们商量,以往王安石强势时,官家有让张方平任相却遭王安石反对作罢的例子。
这一次王珪则抢先放弃了立场,顺着官家的意思推举了蔡确,章惇。
如今压力给到了章越一边。章越也不好再反对,再反对便有抓权揽权的意思。不许新参政入中书,你章越要干吗,要把中书门下搞成密不透风的地方吗?
所以还是要与皇帝有商有量的,你一再反对,以后皇帝都不与你商量了怎办。
一再反对也容易得罪了蔡确,章惇。
章越则道:“陛下,中书门下两相两参有所不妥。天下之数莫过于三。老子曾道,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
“多则乱,乱则难决,遇事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