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千四十一章 吕六的心事(4/17)
惠卿两个幼弟吕虞卿,吕康卿。
吕家进士辈出,吕惠卿这一辈十个兄弟,八个中了进士。
如今在吕惠卿在延州为使相,便让几个兄弟入幕中,既是上阵亲兄弟,也是栽培的意思。
但见马上吕惠卿道:“章度之请让孟子配祀,又修孟子正义,不过是为了【以民为本】这几个字罢了。”
“【以民为本】这句话我听过却从来没见过,除了三代之时,这历朝历代下来老百姓,老百姓算得什么。真是可笑。”
吕康卿最年幼为兄长愤愤不平言道:“细民们只知道小恩小惠,他们不知道兄长的功业在哪里。”
吕惠卿道:“这也不算是小恩小惠了。”
说完吕惠卿下马在路牙子坐下。
“这募役法丞相,我与曾子宣用心最多,如今被他改了过来。可笑丞相宁信章越的一番鬼话,却不信跟随他多年的我。如今他这最是得意的免役法……被章三改了,他当多么悔恨莫及。可笑,实在是可笑。”
吕惠卿愤愤不平地骂了一通,先骂章越,又骂王安石,最后颓然道:“如今章三已成了气候,第一步是免役法,下面便是青苗法、市易法了。”
吕温卿道:“咱们兄长无需长他人志气,灭自己威风。章三虽免了五等户役钱,但听说官家是不太高兴的。官家迟早还是要起用兄长的。”
吕康卿道:“没错,平夏才是最要紧的事,要夺取了横山,一切都不在话下。到时候兄长回京拜相,章三就要反过来看兄长的脸色,那时候……”
吕惠卿点点头道:“你们都说得不错,大丈夫能屈能伸。如今章三正得志,咱们且先看他脸色便是。”
“我迟早是要回京,夺回这一切的!”
1秒记住网:
一千四十一章 吕六的心事 (第2/2页)
吕惠卿对保长叮嘱道:“这棉花在于纺纱织布,其比采桑无采养之劳,却有必收之效,比之苎麻,免缉绩之工,得御寒之益。可谓不麻而布,不茧而絮。汝可明白?”
保长半懂不懂地连连点头。
吕惠卿见自己这番用心良苦的话不被保长理解,也是不以为意。
吕惠卿继续问道:“你不必怕,有什么要说的尽管说,本乡有无奢遮人物?”
说到最后一句时,旁人心底一寒。
吕惠卿治地方有个习惯,每到地方都要找【奢遮】人物的麻烦,若对方识相,乖乖配合便罢了,若不识相,轻则下狱,重则没命。
左右都是熟知吕惠卿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