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百六十三章 王安石的推举(4/15)
论吕惠卿不一定能辩得过章越,甚至论才干吕惠卿也未必如之。
如果讲小话,官家这般信任章越,君臣无间下,什么小话都不行。正待吕惠卿心底盘算时,章越突低声道:“大参是不是军器监有什么为难的事?要不要我帮手?”吕惠卿看了章越一眼心道,要办成此事怕还非他帮忙不可。
二人都是聪明人,如果彼此对抗的代价太大的话,就进行合作。‘打不赢就加入’这句话是非常能体现这两位政客的本质。
吕惠卿道:“度之,咱们许久没有叙旧了,今日你我放下官场身份,以老友闲聊如何?”章越笑道:“吉甫兄有此意,小弟荣幸之至。
八百六十三章 王安石的推举 (第2/2页)
在信末王安石劝吕惠卿要多听听旁人意见,似章越,韩维等都有高论,可以补变法之不足。
吕惠卿见王安石之信有些不可思议,自那日章越去见王安石后,似王安石对他的态度有所改观。
章越实在够左右逢源,不动声色间拨弄朝堂局势。吕惠卿细思之际,一旁吕升卿提醒他当前往延和殿赴经延了。
延和殿上。由翰林侍读学士章越主讲论语,讲得的题目是‘子曰:善人教民七年,亦可即戎矣。
以不教民战,是谓弃之。”章越讲这篇名目不是无的放失,有他意义所在。
官家明白章越进此文的目的,是让他修武备。章越让三五年间休养生息,不是躺平在那啥都不干,而是必须整以武备。
官家对章越的话非常重视,如今连王安石也向自己推举于他。官家则道:“契丹重兵压境,辽主借谈判动辄恐吓于朕,朕寄望于王琏能以礼退敌实有些异想天开。若不修武备,朝廷上下也是底气不足,如何能退契丹人?”说到这里官家对吕惠卿道:“朕之前打算拨十五万弓弩赐予河北,令转运使分给诸州,军器监办得如何了?”吕惠卿听章越提及武备,便知道天子一定会过问自己此事。
吕惠卿不由大恨。章越回朝出任翰林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后,颇为敢言。
章越之言是直指时弊,虽说绕开了吕惠卿敏感的几个点不谈,但他仍是觉得章越是不是有针对自己的意思。
很多话绕个弯子一想,吕惠卿都会怀疑章越是不是在含沙射影?今日章越在经延提及武备,难道不知道天子会过问军器监?
宋朝时军器制度原属三司的胃桉。熙宁六年六月,吕惠卿,曾孝宽判军器监,负责监督军器。
仁宗英宗时,天下承平已久,军器管理制度也是一塌湖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