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百五十三章 朕要超擢章越(7/23)
没有出使过契丹。
官家道:“朝廷正值用人之时,任官细微末节之事如今咱们暂放在一旁,只要外头的官员无异议便好。”
文彦博道:“陛下,吕诲出任天章阁待制,臣无二话。只是待制之职,乃朝堂重臣,不可轻授,不仅要合资序,还要德望兼备。”
官家道:“枢相所言极是。”
文彦博知官家用人比当年仁宗皇帝还急切,吕诲出任待制其实并无问题,但他还是要尽着职责在此先规劝一番。
如此吕诲出任天章阁待制便确认了。
孙觉,曾公亮奏事后,侍御史吕景便道:“陛下,臣弹劾天章阁侍讲章越!”
吕景奉上一封数百字的弹劾奏疏给官家。
官家看都懒得看,一副很头疼的样子坐在御座上。
在场的人都知道官家不愿意处罚章越,但这吕景偏偏不识相。
其实这一次事情确实要被章越闹大了。本来就是宰相辞郊赐的一件普通事,宰相不要就不要了嘛。
结果司马光与王安石在御前各执一词,变成都是开源还是节流之争,进而引出了民不加赋而国用足,这个从汉武帝时一直争论到今日的话题。
宋朝说是行儒家政治,但官酒,官茶,官盐,只要是赚钱的行业,朝廷都恨不得插手。
之前的交子本是民间金融,结果张咏治蜀设立交子务,将交子也变成官营了。
故而妥妥是桑弘羊之法行于今日,但是宋朝官员从上到下便是不承认。
如今这议题下两制,不少两制官不免着恼了,是谁这么无聊将这样的事又摆在台面上说。
平日里说一套做一套不行吗?掩耳盗铃不好吗?
于是便有人问到底是谁提议的下两制大臣商量,然后章越便被抖了出来。
吕景不愧是御史,风闻奏事二话不说便弹劾了章越。
说来恰巧的是当初章惇试馆职时,便是吕景弹劾章惇品行不端,不可授予馆职。这回吕景又弹劾起章越来了。
当初欧阳修罢相也有吕景的一分功劳在其中。
吕景长篇大论说了一番章越不是。
如今下两制讨论已既成事实,无可更改,但章越提议讨论变是犯了官员们的大忌。吕景不能弹劾章越提议讨论,只是弹劾他位卑而论政的罪名。
官家好容易等吕景说完,便作起和事佬:“吕卿,延和殿上出言虽是坏了规矩,但也是情有可原,不如算了你看如何?”
吕景正色道:“陛下,朝廷的规矩不可乱。臣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