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百九十七章 菊花落英否?(6/17)
菊花是归于草木,找一个通草木之学的人来请教。若没有这样的通才,那么请一个专门通晓菊花的人来请教,这不是比去问陶渊明,屈原更好么?若是有这样的人才,我们请他写一本关于菊花的书来,以后天下的读书人要问菊花落英不落英就看他的书好了。”
章越说完,众进士都是释然了。
至于王陟臣则更是佩服,这场菊花落英之争,他也有听闻,但答得最好的,他觉得当属于章越。
此人是卿相之才,幸亏方才听了刘奉世的一席话。
于是王陟臣端起酒盏起身走到章越桌案前笑道:“状元公此言极好,在下敬你。”
章越见王陟臣举盏也是有些意外,亦是起身举杯。
之后二人找了个地方深谈了一番,倒是消解了不少的误会。
而眼见王陟臣主动向章越敬酒,又是一番深谈,这修好之意也是再明显不过了,之前众人都以为二人有些芥蒂,如今看来不知章越用了什么办法倒是折服了这王陟臣。或者是王陟臣自己想通了什么。
同年之间,都深知以后还有更残酷的官场要应对,故而近一个月的期集倒是没有起太大的波澜。
之后天子定下闻喜宴之期,闻喜宴后吏部将注授新进士官职,然后这些同年们就各奔东西了。
两百九十七章 菊花落英否? (第2/2页)
欧阳修见之戏曰:“秋花不落春花落,为报诗人子细看。”
说的是王安石你见识短浅了,菊花只枯不落都不知道。咱们读书人作诗可不能张口就来啊。
王安石闻之笑对:“欧阳九不学之过也。岂不见《楚辞》云‘夕餐秋菊之落英’?”
王安石反驳说,欧阳修你没有好好学习啊,屈原就曾说过,晚上以菊花的落英当饭吃,难道屈原也是骗人的不成?
王安石,欧阳修二人关系密切,二人是以调侃的语气争论的。
但王安石众所周知是个不服输的人,又举出屈原的例子,使得这辩论稍稍多了些火药味。
于是京中读书人也就为了菊花落还是不落这个问题,展开了一场争执,如今也带到了期集之中来。
到底王安石,欧阳修二人谁说得是对的。
于是读书人们不免皓首穷经,引经据典来证明菊花到底有无落英。
当即席上一名读书人出声道:“王公错矣,王公错矣,楚辞中这秋菊之落英,落意为初生,英则为叶解,故而落英二字乃初生之叶。”
“此言实为可笑,可笑,陶渊明的《桃花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