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两百一十章 照料(4/17)
“呵!师兄说话就是好听。来,师兄再喝口水!”
郭林这下可不敢再喝了。
章越道:“师兄安心备考,下个月监试金榜题名,之后你我在解试上再分个高下。”
郭林笑道:“如今我考得是明经科,你考得是进士科,怕要分个高下也难啊。”
章越道:“师兄说这话好似已十拿九稳了。”
郭林闻言淡淡地道:“这几年功夫里我也没白挨,否则岂非为师弟取笑。”、
随即到了七月。
疫情在京终于消散。
而汴京也进入一年中最热的时候。
这个月咱们大宋的官家又喜迎一女,储位至今仍是空悬。而欧阳修卸任开封府知府之职,改由蔡襄担任。
就在这酷暑之月,国子监监试开考。
最早时国子监试是朝廷有乡里遐远,久住京城,许于国子监取解,然考生须有本乡命官之保荐书,判监引验后才准考试。其他人应各归本贯参加地方发解试。
之后又准文武升朝官嫡亲附国子监发解,成为对贵族子弟的一种优待。
庆历兴学后,有了太学了。
然后监试即成为解试前的筛选考试。
但凡各地在京士子有省试落榜经历的,或者是经过本乡官员特荐的士子,以及西,北,南三监的学生,他们通过监试后,可以获得国子监解试的资格。
谁都知道国子监解试有六百名进士解额,这是一条终南捷径,故而这大疫之后的监试,仍是吸引了两千多名考生。
郭林自也身在其中,经过数日的考试,从两千多名考生中筛选出不到一千名考生,他们将与八百多名太学生一并参加八月的国子监解试。
郭林不负所望成功脱颖而出,至于游约也是成功过关,与章越一起会师于国子监解试。
第2/2页)
“郭兄是浦城人士,连吴府都不知么?”
郭林一下子明白了,原来这吴府是如今京西转运使吴充的府上。吴充怕已是如今浦城中官位最高的人吧。
郭林心想,她说得没有尽好地主之谊是什么意思?
这已是拿自己当自己人的意思了。
郭林不知这一位婢女是十七娘的婢女,她借着吴大娘子的名义来给郭林送礼,至于送礼之时,十七娘的马车正在郭林门外。
之后这名婢女每隔两三日即来看望一次郭林,婢女来时也安排老妈子给郭林缝补鞋袜,浆洗衣裳,打扫屋子,伺候汤药,烹饪饭食等等,总之照料得很是周到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