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4章 广宁(1/3)
天启元年十二月十日,从大员返航的首批船队回到旅顺,意味着这条航线正式成为华记向南的大动脉,随着天气变冷,流民也逐渐少了许多,这时候在辽东逃难,随时会倒毙于途中,金州还有二万多流民要安置,李天压力山大,光是粮食就让他不堪重负,华记辖区内的人口已经超过了三十万,每月粮食都要千吨级大货船六、七船,用于短途运输的船三十多艘,投入的人力物力以海量计。加上流民的衣物,卫生治疗,农具种子每一个流民平均投入银十五两,这还没有算上耕牛,虽然海贸利润大,但是加上军饷、装备、粮食弹药的消耗,在建项目的投入,科学院的项目研究更是无底洞,造船也是大头。这样下来每月还得贴进去几万两,好在有前面的积累,撑个二三年没问题!得加大通过澳门的转口南洋贸易,才能解决财政问题。
接下来几天,李天让几个南洋华人去澳门华记专门负责南洋贸易,并招募有用人才,相机进入吕宋布局,情报局安全局跟进设站,保持情报畅通。
让范文程军政学校开始招募小学毕业生,举办民政培训班,根据地稳住了,一直军管,部队负担太重。培训班三个月一期,培养农事、工业、商业、治安、司法、税务、教育的人才,随后在宽甸、济州、金州各岛、大员逐步设县治民。好在政治部、公署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,又有范文程、宋应星等这些举人秀才,参照大明的一些律例,按照李天军政学校的教材,民政管理的机构快速确定职责范围和政策条例,培训很快就开始了。
华记商行公署更名为华夏民政总署,筹建民政管理的对应机构,在培训班结束后逐步充实建立。
华夏旬报消息一出,辖区内热烈响应,李天收养的大批孤儿、通过小学毕业考试的秀才,华记这几年培养的各方面人才,以及普及小学教育后大量的毕业生纷纷报名,其中还有宋应星、毕懋康、戚金等人的后辈孑侄及故交好友,李天没想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,却表示了大力支持!
然后李天让安全部集中伤残老兵,退伍兵,并在民兵中招募一些忠诚可靠的积极分子,展开三个月的集训,为组建地方治安队伍和廉政监察队伍做准备。
先这些吧!李天想一步步来,走踏实了后面才能发力!
目光转向大明一方,熊廷弼和王化贞的争持已经公开化,熊廷弼要编练精兵,稳守反击。王化贞要联合蒙古各部主动出击,收复失地。熊廷弼设置辽河、西平堡、广宁三道防线,广宁三道防线布置号称十四万兵力,实际约有近十万,因为各级将领吃空饷严重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