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 识字不易(2/3)
里。
他点了钱旺,打算先从厂中账目开始入手,利用一整个白天的时间,把厂中几个分部的开支情况掌握,以便明日工作开展。
按照宋瑜的想法,他充当的是主家赚钱的工具,仅仅只是维持现有的收益,主家肯定不会满意。
况且还有为其一个月的试用期考验压在头顶,宋瑜丝毫不敢放松。
这一看,宋瑜发现,旧有的模式中,除了流水线生产这一概念,其他并非完美,工人的利用率还不到七成。
而且文具厂产出单一,诺达一个木料加工厂,竟然只有文具礼盒和神力书箱这两款产品。
并且,这还都是最初版的款式,这一年多时间,一点创新都没有!
这都能赚钱,还有订单一直维持到今年年中,宋瑜都觉得不可思议。
不过这只是如今他来之后看见的。
晌午在食堂与工人管事们一起用饭,宋瑜从大家口中的言谈发现,原来文具厂一开始的条件并没有如今这般好。
进村的大路是去年年底才完工的,采购网也是在今年年初,才逐步成熟完善,将进货成本稳定下来。
再有便是,属于秦瑶个人的盈利,她自己严格控制了一条红线,不得超过三成。
更多的利益,被她让出给到工人们手上——就是那些时不时的米面油粮福利和冬日炭火、夏日凉汤。
不但如此,每年还要上交族中一部分土地租金,山石树木采伐费用。
村里修的路,全是从工厂盈利中支出。
仅仅一顿午饭过后,宋瑜重新审视了一遍自家夫人到底想要什么。
更多的盈利好像不再是他通过考核的必要条件。
或许,夫人想要的是能让眼前这样的经营模式,长久维持下去。
宋瑜扶额,后面这个可比前面那个目标要更难完成。
只是增加盈利,他很快就能让到达夫人手中的银子涨三成。
办法也简单,无非是将工人们的劳动力压榨到极限,再减少各项不必要开支,就能省下一大笔银子。
可惜,午饭之后,他就知道,自己要是真这么干,不用一个月,半个月不到夫人就会把他们一家打包送回去。
宋瑜犯难的时候,秦瑶已经领着李氏和小来福在村中找到暂住的房子。
就在刘老汉家里。
年前新修了几间屋子,家里刘柏、刘仲、刘肥三兄弟,一人一间。
金花和金宝现在都分到了自己的房间,还余下一间刘肥的老屋空置着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