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半灵玉(2/3)
山村,总共住了十几户人家。
石蜡村的北边有一个山谷,乃是岱山玉的矿坑所在地。
陆丞将车停在较远的地方,走到山上查看气机和地脉。
他在这附近走走停停,查看了许久,发现这儿只是岱山的一条支脉。岱山的主脉笼罩着一层浩瀚的清气,而这条侧枝只带着一抹浓郁的青气。
他激活了隐身符,悄悄潜入矿坑里查看。
然而结果差强人意,两条矿坑都没有灵气,只有一条矿坑有较弱的气机,带有灵气的玉石并不多,他一直走到坑底,才找到一片很小的区域,有一条尺许粗的矿带,挖出来的玉石中,有很少一部分,不到百分之一,属于“半灵玉”。
此时矿坑里还有工人在工作,陆丞隐身捡了一块二十公斤的岱山玉,便悄然离开了。
他知道这几道矿坑都属于一家采玉公司,而这家公司为了拿到采矿权曾经出了高价,每年5亿元可不是小数字。
因此之故,陆丞并不想横叉一杆子,将那少量的半灵玉占为己有。
他真正想干的,乃是找到岱山的主灵脉,然后挖个深坑,将和田玉和翡翠埋进去,从而得到真正意义上的“灵玉”。
随后几天,陆丞围着岱山四处转悠,站在山岗上定睛观瞧。
岱山不是一座孤零零的馒头山,而是一片硕大的山脉,雄起于华北平原之东,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,东临大海,西靠黄河,南有汶、泗、淮之水,东西长约200千米,南北宽约50千米,主脉,支脉,余脉涉及周边十余县,盘卧面积达426平方千米,主峰玉皇顶海拔1532.7米。
陆丞找了好几天,最后找到一个地方,那儿距离岱山主脉最近,望之有冲天的清气。
桃花峪,位于岱宗坊西北约12.5公里、岱山西麓泮河上源,上段名为桃花源,因古时谷内遍植桃树得名,丹英饰涧,纷飞如雨,幽奥清绮,故又名红雨川或红甫川。下端名为桃花峪,峪内林深涧曲,豁达空旷,奇峰垒列,怪崖耸峙,前后逶迤伸展10多公里。在明末清初学者萧协中所著《岱宗小史》中,有“山径僻窈,峪多桃花”的记载。元代道士张志纯的诗作:“流水来天洞,人间一脉通。桃源知不远,流出落花红”,更是对桃花峪的美妙风光极尽赞美之情。
在桃花峪中有一标志性景观-彩石溪,它上接桃花源龙湾,下连桃花峪核桃园,全长约5公里,面积约1100余公顷,树茂林深,谷深涧幽,素有“岱山森林博物馆”、“岱山小江南”之美誉。这儿彩石铺阶,曲径通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