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6章 要早点给王爷生个一儿半女(4/5)
人家刘管家是按王府的规矩行事,又是给孙女挣好名声,沈爷爷自然不好多劝。
当‘来给王妃拜年,就有重礼回赠’的消息传开,全村老少拖家带口,在沈家门口排队来拜年。
同时知道县太爷要来,里长、亭长还有附近几个村的村长,也是早早赶到沈家村。
这个初一家里算是忙得没有片刻安静,蒋氏带着冬素的几个婢女煮茶。
足足用光了三大缸井水,堂屋坐不下,沿着长廊摆桌子,村民进来喝茶吃瓜子点心,再喝碗米酒汤圆,也不嫌冷。
今年胡婆婆酿的米酒和糖渍桂花,全被沈家买下来了。
沈家再现嫁女时的热闹盛况。
这也是沈爷爷好客,刘管家觉得沈家家风好的原因,其中一点就是,沈家出了个王妃,但沈家人一点也不自傲。
别说是出个王妃,多少农家人,不过是出个举人,就自认是高门,再不跟同村穷亲戚往来。
更是有女儿嫁给官员为妾的,回个娘家,恨不得把家门口的地都拿水洗了,村民看一眼就是亵渎。
只有沈家,也有想冒头的,像沈大志,但被沈爷爷拿鞭子抽回去了。
其他人都是怕给王妃惹麻烦,非常低调,乡邻之间很是和睦。
县太爷是带着全家来拜年的,蒋氏和二姨母招待县太爷夫人,林钟招待他儿子,大麦姐招待他的两个女儿。
沈冬素让那两个小姑娘到她房里坐,结果小姑娘如坐针毡,茶点也不敢吃,话也不敢说。
可见县太爷在家叮嘱得有多严,生怕在凌王妃面前失了礼。
沈冬素便一人送一套头面当见面礼,让大麦姐带她们到外面玩。
因为县太爷来的时候,从县里带了一支舞龙队来,沈家村顿时热闹得跟赶庙会一样。
舞龙的,玩旱船的,跳祈福舞……那热闹劲,比长安过年时,家里请戏班子唱大戏有趣多了。
刘管家按王府的规矩,给表演人员每人封个大红包,有人忍不住当场拆开看了。
结果发现,王妃给的红包,比他们三年挣的工钱都多。
顿时表演得更卖力了,把沈冬素人来疯的潜质给激发了出来,派人从王府搬了一车的大烟花。
沈家直接摆起流水席,在县城当大掌柜的胖大厨,来到沈家再次掌勺,非常乐意给沈家人煮饭。
全村一直热闹到黄昏,醉醺醺的县太爷带着家人回去,里长、亭长和沈爷爷客气地送到村口。
这就是县官不如现管,对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