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他们终究成为聋子。(5/14)
伤亡先一步扩散大的一边,在伤亡人数达到三成后,就会面临溃败。
溃败如同黑死病蔓延,甚至比黑死病传播得还快。
直接一边倒。
这跟士气有关,但也有个客观的事实摆在那。
那就是这些骑士、扈从并不具备真正的战斗意志。
他们某种程度上,不是特别在乎输赢。
能赢最好,输了也没什么大不了,只要不死就行。
能够参加对垒战的士兵,最次也是扈从,基本没有雇佣兵或者普通的征召士兵。
雇佣兵和征召士兵,因为没经过长期脱产的训练问题,不说队形,甚至接受战场临时指挥上,都是不可控的。
所以贵族领主们外出打仗带的士兵,多数都是骑士以及扈从。
只有在攻、防城战,使用征召士兵和雇佣兵的才多。
如果两支都是骑士、扈从的队伍,在要平原决出胜负。
那输赢的结果,本质上对双方士兵都不是最重要的。
因为能活着赢或者活着输,都只透露着,‘活着’才是最重要的。
不是骑士、扈从们怕死。
而是战损比达到三成了,那还有接着打下去的必要吗?
英法两国中世纪长期的战争文化使然,导致一个最直观的问题呈现。
那就是,俘虏都是拿来卖钱的。
但不是谁都配当俘虏。
恰好这些为数不多的对垒战中,这些骑士、扈从们,恰好都达到成为俘虏的标准。
这是有关于金钱的战争。
打仗都是冲着利益去的。
赢了,代表拥有更多钱,输了,也只不过代表输了很多钱。
溃败的一方不怕投降,因为他们知道自己会成为俘虏,他们知道自己不会死,顶多武器装备被扒光,然后等家族的人花钱赎他们就好。
这与士气无关。
这跟战斗意志有关。
为什么菲儿和徐思灵在贵族圈里,一直饱受争议和蜚言流语,就在于此。
塔木堡之战,让菲儿和徐思灵成为法国贵族眼里的异类。
两人打破常理,打破几百年的战争潜规矩——没有俘虏。
哈米斯到被抓,都坚定认为自己不会死,都不认为自己会被菲儿杀掉。
贵族太多人欠他的人情,就连国王腓力六世都欠他一个人情。
就算塔木堡之战输了,家族被抓光光,也大把人愿意掏钱赎他,就算没人能掏出这么多钱,国王也会出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