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59章 公司总部要建在这里(2/3)
。
“你要是去过苏舸的店,就不会这么说了。再说苏舸的设计才华,大家都是见过的,我相信她一定行。”
宋盼娣说完这番话,收拾自己的东西离开了纺织厂。
走出厂区大门,她回首望向工作了近十年的地方,有不舍,但更多的是对未来新生活的憧憬。
三月份,县里给杨安农机厂特批了一块用地,专门用来建分厂。
地皮分下来,盛启晖又开始忙碌起来了。
建新厂从里到外,事无巨细都需要他亲自过问才放心。
鲁国庆和周小康作为农机厂的元老,跟着盛启晖一起去了分厂这边,负责这边厂区的建设。
周小康毕业后也没有接受学校的分配,他如今在农机厂拿着一个月几百块的工资,作为技术科科长,跟着工厂一起成长,无论是工资待遇还是工作成就感,都是普通国企无法给予的。
而且盛启晖还给了他一部分股份,周小康加入的晚,没有往厂里投钱,但盛启晖说作为元老,他可以技术入股,分红比其他人少一些,但拿到手也是不菲的一笔。
在这种情况下,周小康是铁了心要跟着盛启晖干了。
鲁国庆早就从夜校毕了业,现在也能独当一面,被提拔为厂里的中层干部。
两人跟着盛启晖来分厂做前期筹备。
本来孙卫民在的话,他也要过来的。
但他过完年就带着方慧文去沪市看病去了,一时半会儿回不来。
五月份,滨江市政府发文,准备出售北边的一片荒地。
位置同陆海透漏的完全一致。
因为提前有准备,盛启晖从银行贷了一笔钱,同陆海一起买下一块地皮。
这个时期国家鼓励创业,专门提供了一批无息贷款,盛启晖刚好赶上这个绝佳的机会。
由于是无息贷款,即便钱数比较多,但压力也不是很大。
按照农机化和新建分厂的预计收益,要不了几年就能还上。
而买下来的这款地皮,未来的获利将是难以想象的。
九十年代后期,这片荒地将被政府开发成滨江市的商业中心,里面写字楼林立,很多世界五百强企业都会在这里建起自己的商业大厦。
到那时,这里可以称得上是毫不夸张的寸土寸金。
地皮买下后,盛启晖带着苏舸去看了那块地,指着其中一片说“我打算将来公司的总部就建在这里。”
苏舸看到地皮的位置,久久没能回神。
这个位置,这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