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7章 妈都认不出来的米格21改(5/6)
之下,半个月时间过后,歼7f的完整设计方案就被顺利拿了出来。
跟最初版本的设计相比,除了把进气道收窄变短,让飞机看上去变得更加协调之外,还参照改进歼8c时姚梦娜的经验,把座舱风挡改为圆弧式,大大改善了飞行员的视野,并在垂尾根部增设了一组140升容量的油箱,聊胜于无地提升了一些航程
至于剩下的工作,自然就是给132厂发图,让他们把两架原型机给造出来了。
一架从歼7b升级而来的歼7f1,和一架全新制造的歼7f2。
不过现在时间已经来到一月底,就算那边效率再怎么高,首飞也得等到年后才能进行。
至于年前剩下的时间,自然是要留给孙惠中和648所那边。
他们已经在蓉城这边等待半个月时间了,并且还全程参与了歼7f的改进工作,也算是积攒了一些经验。
计算中心,服务器机房里面。
孙惠中把一摞资料放在了面前的桌子上
“常工,这是我们目前预研的主要成果,都在这边了。”
几名来自648所的同志们围在方桌周围,面露希冀地看向正把注意力集中在面前图纸上的常浩南。
在改进歼7f的这段过程中,他们算是见识了什么叫工作效率。
因此现在对于后者,基本上是抱着无限的信心。
半晌之后,常浩南重新抬起头
“既然是教练机,那就不适合使用单进气道设计。”
他拿起一支红蓝铅笔,又从旁边抽出一张纸,在上面画出了一架飞机的正视图
“无论机头、机腹还是下颌,单进气道都必定要布置在机身轴线上,侵占高度空间,这样就很难布置一个有高度差的后座舱,所以肯定要选择两侧进气。”
“考虑到歼7本身的结构特点,后机身不宜做出太多改变,那么基本上就只能考虑肋下进气道的设计。”
“另外,就是机翼,双三角翼的选择没什么问题,但是歼7e的设计放到现在来看还是太粗糙了。”
常浩南放下铅笔,示意众人来到工作站前面
“双三角翼的平面形状有两种一种前、后翼的后掠角都是固定的,也就是歼7e上的那种直边双三角翼。而另外一种,前翼的后掠角会从某一个角度开始逐渐增大,直至与机身平行的90°,这种情况下,前翼发挥的本质已经接近于一个超大面积的边条翼,而后翼外形也会随之变为角度较小的后掠翼,就像是f18战斗机那样。”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