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90 不要你觉得,我要我觉得!(4/7)
确实很听话,都搞的很震惊。
比如震惊,西游记竟然是一场惊天骗局
又比如潘金莲的机智人生
还比如封神演义的教训,手握一把好牌的通天教主,是如何走向失败的。
好吧,看到这些标题,曹志强大概就知道内容是啥了,无非就是对古代名着的新解读。
之所以有这些内容,原因也是多方面的。
首先一个,曹志强的内部审核太严格了,所以紧跟时政的内容,大部分都被砍掉了。
相反,用新奇的角度解说古代名着,风险就小了很多。
这其实跟后世头条里重新解读金庸之类的文章差不多,一样有很多人看。
其次一个,那就是知己杂志的筹备时间太短了,而且名不见经传,收不到多少像样的来稿,所以很多稿子都是余德利那票手下自己用小号笔名写的。
这种情况很普遍,很多杂志社新成立,缺乏稿件的时候,大都是编辑自己动手写文章,这叫冲量文章。
一般情况下,这种冲量文章,都是直接扒个国外皮,整个国内某个故事的内容,搞出一个国外见闻之类的,既容易,还吸引人。
但曹志强不许大家这么做,因为这种明显的香蕉套路,后世都臭了行市,曹志强可不想自己的杂志有这种污点。
曹志强可以接受自己的杂志销量不好,也能接受震惊体,但绝对不能接受自己的杂志被打成公知体。
开玩笑,知己杂志是曹志强创办的,别人不知道里面的内容基本跟曹志强无关,只会强行捆绑。
所以知己杂志的名声,就等于曹志强的名声,这是千万要注意的。
然而,就因为曹志强条件苛刻,大家都不能过于胡编乱造,那就只能搞解读体了。
简而言之,就是对四大名着等耳熟能详的古代着作,对其某个人物进行重新解读。
比如把封神演义里的反派截教,重新解读成一个互爱互助却命运悲惨的好门派,把大反派通天教主,重新解读成一个志向高远却情商不足的老实人。
又比如把荡妇的代名词潘金莲,解读成一个命运不由己的古代女人的机智反抗。
反正同一件事,同一个人,用不同的角度去解读,总能玩出点花来,这在后世早就烂大街了。
可在这个时代,这种别具一格
却又逻辑自洽的解读,还是很新奇的。
尤其现在正好是革新开放的时代,这种解读就更容易被接受。
但偏偏文章中的解读,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