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71 一个故事一首歌(4/5)
他唯一拿得出手的作品,就是一部叫苏醒的电影,不过影响也就那样。
这一次,那位刘主任之所以答应帮曹志强的忙,给吴泽民调动工作,说穿了,其实是为了帮这个徐庆冬。
换言之,是这位北影的徐庆冬先生呢,静极思动,想要拍个中国第一部音乐电影,类似音乐之声那种,于是找到了文化部当年的上司,也就是刘主任帮忙。
刘主任很明白徐庆冬的背景,也乐意帮这个忙。
但是有一点,那就是这个时期的国内电影圈,也是论资排辈的,而且是有自己独特的圈子。
徐庆冬就算父母背景惊人,但终究不是影视圈的,所以这种背景不会给他带来多少帮助。
说的更确切点,就是以徐庆冬的资历,他想要拍电影的话,正规电影制片厂根本不会给他机会。
开玩笑,如今的电影制片厂的资金都很有限,要拍也是先拍大导演的,还轮不到徐庆冬这个新人。
而刘主任虽然是文化部的,论职位论级别论权力,那都很高,但也没法直接插手影视圈内部,尤其是电影制片厂内部的规划。
所以刘主任就想让徐庆冬干脆拍个音乐电视试试水。
音乐电视这个题材,国内之前也没有过,完全可以试一试嘛。
而且拍电视更容易些,花钱也少。
可再容易,也要花钱,也要有单位赞助。
文化部嘛,别看权力大,但要说钱,那真没多少。
于是刘主任就忽然想到了一个冤大头,不,是大金主,那就是之前有过一面之缘的曹志强。
正好,董书记找到了他,他一听曹志强想要找人办的事儿,觉得自己能办,于是就有了这次饭局。
说白了,这就是一个交易。
刘主任帮曹志强安排吴泽民去上海工作,曹志强则要给徐庆冬投资拍电视,圆他当导演的梦。
至于刘主任能得到什么,他当然是得到徐庆冬的人情啊。
徐庆冬的人情,就是他父母的人情,那分量可大了去。
更何况,这期间曹志强也不可能亏待了他,吃顿大餐,送点小礼,那也是必须的。
反正算来算去,大家都不亏,其中刘主任感觉自己最赚。
一听是要钱拍电视,曹志强松了口气,然后就问要多少钱。
结果徐庆冬一个大老爷们,支支吾吾半天,说出三十万的数字。
听到这个数字后,曹志强差点喷酒。
麻蛋,曹志强如今也不是雏儿了,也知道r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