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章 干活的命(1/3)
国医堂办起来了,然后孙朗倒是成了最忙的那个。就算这时还没人知道他是孙权的弟弟,但是他的档案在医学考试分级上起到了大的作用。于是,他作为最了解做法的人,成为了张仲景的助手。
对,张仲景现在是天下名医的头,除了曹操和汉帝信任的那几位中央太医署的官员没来过来,天下医师资格的考核也就是由他带着各科的圣手,还有选出来的审核小组来做。
于是,此时张仲景就要管三个地方了。一是太医署,除了负责医学审核,考试外,还有孙家家庭保健医生的职责;二是国医堂,那里其实现在就是一个综合性三甲医院,除了没有药房,啥都管,也包括了对青年医生的教育;三就是医校,这里将是医学的后备力量,当然也是专业化,系统化的第一批学子,张仲景特别在意。
他再能干,也没有三头六臂。而他自己还有书要写,他现在虽无医圣之名,但他的书已经成为了石经,这让他压力山大,更加勤奋起来。所以,就得找人帮忙。
太医署里医生评级这个自有体系,除了开头乱过一阵,之后因为档案的建立,大家也就形成了规则;而家庭医生的活,他可以安排别人,他没事帮着号着脉,看一眼药方就行。
国医堂、医校,张仲景是最在意的,但也分得清,哪些是他要亲自做的,哪些是可以交给底下人的。在这种用人之季,一直在国医堂,因为识字被提拔的孙朗,后又因给大夫评职称档案立功的事,一路从杂役一路升到了管事。
张仲景当时还特意问孙朗,为什么把看病的时间,还有药品的价格也纳入评审的标准。
孙朗自不会说,因为他要挑妹婿,他忙说,按中医标准,望闻问切,单就号脉,都得至少一刻钟,而且要双手都号,以确定号脉的准确性。加上问诊,看一个医患,怎么着也得两刻钟吧?纵是名医,一肚子的医理,药理,看一个病患,总得一刻钟的时间吧?不是说看诊快就是没有医德。但不严谨总能说得过去吧!
至于是药品价格,他们这里都是义诊,也是为了培养医生而特意开办的公义性医馆,来看病的不说都是穷苦百姓,但是这些人,百分百不是那有钱人。开药贵的大夫,就是强人所难,逼得百姓看不起病了。
张仲景大为赞赏,于是他就被提拔为他的掌事,因为张仲景看来庶务极好的孙朗,就是那个可以到处乱派的万金油。于是除了看病之外的事,他都叫孙朗去办。孙朗真的气得要死,几次想说凭什么,可是I人的性子,每一次话到嘴边了,都没勇气说出来。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