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言情 > 大明英华 > 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后一张脸面

第九十三章 大明的最后一张脸面(2/5)

目录
好书推荐: 闲王之治 卡神世界 安宁赋 大唐极品纨绔 小农民大明星 虐仙记 娇柔世子的逃跑指南 兽世逃荒,我和三个龙崽杀疯了 双标总裁的坑货小甜妻 天下第一反贼

时来学堂。

其中有些女娃娃,最初只能来半日,便要回去做家务活儿,姚氏上门送了几石米面,换回了她们囫囵的自由。

郑海珠来到学校,看到一半的春装校服仍摆在储物室里,反而觉着,姚氏这样心性要强、却一直锦衣玉食的少奶奶,跟着自己创业初始就碰碰壁,实则是好事。

少奶奶需要接地气,至少要理解,穷苦百姓对于日子,都是什么想法,什么过法。

但同时,郑海珠又确信,姚氏是一位非常优秀的队友。

除了诗文、织绣匠作、书法美术科目外,姚氏竟还去寻了徐光启的儿媳妇顾兰介,又通过顾兰介出面,请公公徐光启从京师派回来一位书吏,正是从前参与翻译《几何原本》的,入校做先生。

当郑海珠在复园教室的窗外,听到里头学生们稚声稚气地念着“于有界直线上求立平边三角形”时,不由惊喜交集。

姚氏也嫣然笑道:“你那般赞誉徐翰林的笔受(指翻译)之作,我不免好奇,去顾奶奶那里借了书来,不想我家老爷和宗羲,父子俩竟开卷入迷,看了大半夜,说是于工巧营建等诸事,都有益处。我便想着,在我们学校里也教着试试。”

郑海珠自此,对学校的开局已颇为满意。

须知历史上,上海在光绪年间出现的第一所现代教育理念的小学,亮点也是男女同校,并且在教授国文、劳技课程的同时,开设数学与物理课。

既然清末可以做到,明末为什么做不到?

明末中国的人文素养、开放心态,以及对于西来科学的接受度,本就更接近现代。

姚氏带着郑海珠巡视完,在蕉园中的会客厅饮了杯茶,学校的管事曹敬亭来请。

“郑姑娘,姚先生,守宽带着贵客,已往北园藏书楼去了。”

姚氏问道:“阿珠,可是你说的那位宜兴才俊?”

郑海珠放下茶盏:“正是,走,去见见。”

……

北园,藏书楼。

郑守宽手中摩挲着一把紫砂壶,目光却始终放在立于书架前的青年公子身上。

姑姑前些时日从月港回来后,听说绍兴的两位张公子元宵节后就将承诺的藏书送到了,立时就打发自己去宜兴做一桩事。

郑守宽已经十三岁了,再是崇拜姑姑,也要先问清原由。

起先,姑姑郑海珠的说法,令郑守宽将信将疑,觉得有些力乱怪神的意思。

不料到了宜兴,按着姑姑的指点寻上门去,竟真有那么一个人,一听自己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书页 目录
新书推荐: 重生八零:带着奇葩一家致富忙 穿成校草的佛系后妈 天命狂医 圣拳! 我老板总想诱惑我 都重生了谁还当人 老公给我代练后,我爆锤假千金 从洪荒到盗墓 断绝关系第一天,奖励十个亿! 咸鱼穿书年代,改嫁掉进了福窝窝
返回顶部